欢迎您访问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官方网站
您现在的位置: 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 >> 黄冈要闻 >> 正文

【黄冈发布】一个穷山村的美丽蜕变,请看——
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黄冈发布    更新时间:2018/6/19

 绿水青山绽笑颜
——蕲州镇龙泉庵从穷山村到旅游名村的美丽蜕变




医圣故里,
山山水水镌刻着李时珍行程万里,
尝遍百草为苍生的大爱精诚;
  
《西游记》创作源,
祖祖辈辈颂扬唐僧师徒
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求取真经的执着;
  
上等蕲州,
这方土地从不甘于平庸,
这方人民从不惧怕困难。

  
  在这方土地上,有这样一群人,传承先贤精神,克难奋进,短短几年时间,将一个寂寂无名的穷山村,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“绿富美”、省级旅游名村。
  初夏时节,记者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,探访蕲春县蕲州镇龙泉庵村的逐梦之旅。
  那山,那水,那人,
  让人感动。
  
  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
  宁穷一阵子,不砍一棵树。
  ——龙泉庵村老支书张丕桃


  巍楼高百尺,手可摸流云。
  登上龙泉花海观景亭,一幅田园画铺陈在眼前:远山如黛,水库碧波含烟,马口湖荷花荡漾,万亩果木连成高低起伏的茫茫绿海,紫荆、月季花开烂漫,佛教禅修中心、仿古一条街、高老庄点缀其间,村庄错落有致。

  而7年前,脚下的这片土地,还是一个“集体经济大空壳,用水难、行路难,外人见了纷纷偏(避让的意思)”的贫穷山村。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丕桃记得,一年到头,镇里的干部都来不了一两次。
  每到腊月二十几,讨工资的村干部挤满屋。“张书记,忙了一年,搞个空手,这年怎么过?”“卖座山、砍些树,变点钱吧!”
  张丕桃始终坚持:毁山林万万不可!
  他四处借钱,应付债务。儿子忍不住劝他:“爸,能不当这个书记吗?过点清闲日子。”
  张丕桃笑笑,心里有谱:尽管村支书任上十几年,借债十几万元,但保住了村里的青山绿水,800亩松树一棵未砍,2600余亩荒山一分未卖。“这就是守住龙泉庵的绿色银行,守住了‘家底’。”
  “只要能让村里发展,群众富裕,哪怕当个副职我也心甘情愿。”2011年,村级班子换届前夕,张丕桃带着历任老村支书张冬青、高应云等人,前后四次找村里的“大能人”、湖北蕲春龙全集团董事长高卫全,恳请他回村任职。第四次,几位老人在高卫全的公司等他出差回来,一直等到凌晨两点。高卫全感动了,答应”回村试一试“。
  伯乐慧眼识才,千里马不负众望。
  经过7年建设,昔日的荒山秃岭,如今路成网、树成荫、花似海、人如潮。每到节假日,镇区至龙泉花海生态观光园一条7公里长的道路上,排满了自驾游车辆。2017年,龙泉庵村被评为省级旅游名村。
  时间证明,张丕桃”不砍一棵树”的坚守是正确的。绿水青山,果然成了金山银山,老百姓的幸福靠山!
  很多村民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现任村支书田祥云介绍,龙泉花海项目带动农家乐20余户60多人,带动花木养护就业120人,经营土特产20多人、勤杂工20人,村民每年增收470多万元。
  “在龙泉花海打零工,一年收入3万多元,带孙子、种自留地也没落下。”今年春节,团年饭上,村民戈志兵喜滋滋地盘算收入。儿子儿媳动了心,退掉去广州打工的车票,经营起“流动副食店”,每到节假日,客流如潮,老少两对夫妻忙得“脚打辫”,一个季度,就有五六万元的进账。
  “打工不离家,收入也不差,人在花中走,心里乐开花。”戈志兵的笑声在绿水青山中荡漾。
 
B 能人回乡搅热沉寂山村
“一人富不算富,全村富了才算富。”
——龙泉庵村村主任、湖北龙全集团董事长高卫全

  
  “我们村能有今天,得益于卫全主任。”老支书张丕桃这么说,现任村支书田祥云这么说,村民们都这么说。
  高卫全祖籍并不在龙泉庵村。他的爷爷早逝,奶奶改嫁,父亲10岁时流浪到龙泉庵村,被一户姓高的人家收留。父亲成家立业,淳朴善良的乡亲们一路帮衬。从小,父亲教育高卫全: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,以后走到哪儿,都不能忘了乡亲。”

  因家里兄弟姊妹众多,人多口阔,高卫全上完初中便回家务农。17岁,参军入伍。退伍后南下广州打工,当过建筑小工、运输司机,凭着吃苦耐劳的秉性和好人缘,成立了车队。接着,抓住了机遇,承接三峡大坝、云南溪洛电站、广西龙滩水电站等运输工程,带领团队一步步做大做强。2006年,响应号召回蕲春创业,一步一个脚印,打造出一个庞大的多元产业集群,掌舵建筑建材、房地产、酒店、旅游、物业管理等10余家公司。20多年艰苦打拼,他终成身家亿万的富翁。
  然而,无论走得多远,高卫全的户口一直留在龙泉庵村,没有迁出去。他一直记得父亲的嘱托,逢年过节,给龙泉庵村孤寡老人、贫困学生捐款慰问。
  “1160票,全票通过!”2011年10月30日,高卫全在张丕桃等人的邀请下参加村两委选举,全票当选为村主任。高卫全眼眶湿润了:“乡亲们真心实意地认可我,我不能让大家失望。一人富不算富,我的目标是带领整个村走向富裕。”
  高卫全自掏腰包,捐资78万多元,将蕲州镇自来水主管道延伸到村,把支管道安装到全村328户,彻底解决了村民吃脏水、吃臭水的问题。出资1200万元,修通长30公里、宽4米的通组通垸公路,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。捐款300万元,建起村两委办公楼、党员活动中心、便民服务中心、小学教学楼、标准化篮球场、村民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。
  全村面貌焕然一新,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很多城里人来自驾游。
  高卫全凭着驰骋商场多年的敏感,把全村的振兴与永续发展定位在依托山林资源、发展乡村旅游上。
  2012年,他利用商界资源,主动向省林业龙头企业——宜昌龙源林业有限公司抛出橄榄枝。通过艰苦的招商引资谈判,双方最终签约:龙源林业投资5亿元,在龙泉庵村建设万亩“龙泉花海”,联手打造现代生态观光农业。
  随后,高卫全又邀请华中科技大学的专家前来帮助制定全村旅游详细规划。按照规划,这里将打造成为全省知名的以养生旅游度假为核心,集康体健身、田园体验、婚庆宴游、观光游览、商务接待、修禅养心等功能于一体的养生小镇、花海漫村。

  现任村支书田祥云翻开厚厚的账本,上面记录了高卫龙捐资建设龙泉花海项目情况:投资1200万元新建龙泉佛教禅修中心大雄宝殿、医圣殿;投资188万元建设景区人行道……数据显示,高卫全个人捐款8000余万元,全部是无偿捐助、不计回报。
  担任村主任之后,高卫全自立“三不”规矩:“算集体大账,不算自家小账”;“求全村小康,不求个人回报”;“谋村民收益,不谋企业收益”。
  7年来,他没有在村里报销一分钱费用,没有领取过一分钱工资。

  
C“红色引擎”引领乡村振兴
干事一条心,黄土变黄金。
——龙泉庵村“两委”班子

  
 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流转5000多亩土地,这是龙泉庵人至今津津乐道的“龙泉速度”。
  2012年冬天,龙泉花海项目建设拉开序幕,首当其冲的就是土地流转。眼看一块块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土地被推平,一颗颗浸透着汗水和希望的种苗被舍弃,村民们的心情难以言表。

  党组织,是战斗堡垒。每名党员,都是旗帜和标杆。
  村里30多名党员主动请战,老书记张冬青自告奋勇牵头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,负责村民与企业间的协调沟通。为做好战前动员,村干会、组干会、党员会、村民代表会、户主会一个接一个,大家集思广益,为土地流转出谋划策。
  村民刘辉龙身患重症,为一垅菜地,坐在挖土机前阻止施工。张丕桃组织老干部、老党员轮流给他家送菜。
  村民刘炳付思想不通,田祥云连续6次上门,推心置腹,以心换心,从下午6点谈到晚上10点……
  不到一个月,全村共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310份,流转土地5000多亩。
  合作方的宜昌龙源林业集团老总曹诗华赞叹:“高主任和村干们这么快就完成了土地流转,在我们合作过的地方中,你们龙泉庵的办事速度是最快的、效率是最高的!”全县来拉练的县、乡领导看到龙泉庵的发展变化也都发自内心地感叹:“龙泉庵发展迅速堪称我们蕲春的深圳!”
  党旗高扬,力量无穷。
  在党支部引领下,旅游项目建设持续加速,龙泉庵的发展迈入“花样年华”————
  如今,1200亩樱花海棠、1200亩紫薇、1000亩八月金桂、500亩梅花,红枫、罗汉松、红叶石楠等层层铺开,次第开放,龙泉庵变成四季变幻皆美景的花海。远在首都北京的北京林业大学,也慕名将其大学生实训基地设到这里。


  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的仿古一条街已完成主体建设,文化广场仿古楼已建成;以修禅养生为主的佛教禅修中心已完成主体两座宝殿工程;建成以“西游源”传说为主的高老庄,配有竹林竹海;建有龙泉花海观光亭、松涛亭,可俯瞰龙泉花海全景。
  村里有20余家农家乐常年营业,高峰期时有80多家开门迎客。余子良、徐凤兰夫妇在外务工多年,2014年回乡后办起良兰农家乐。他们介绍,“清明节前后是赏花高峰期,家里每天接待游客不下30桌,土鸡汤、苕粉粑、胡葱蒸蛋等土特菜品十分抢手!”
  梦想照进现实。一个“绿富美”山村正在崛起!
  
  记者 余涛 瞿慧一

Copyrights ©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. 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地址:黄冈市黄州区东门路126号 邮编:438000
建议使用:1024*768分辨率、IE5.0以上版本浏览器